看完Tower Record紀錄片《All Things Must Pass》後,很自然地思索「實體唱片行」對於自身的意義。首先,在觀影當下即意識到,個人對於玫瑰、大眾、五大這些台灣主要的唱片通路,並未存有任何特殊的記憶情感。即便眼睜睜看著這些唱片行逐步衰頹萎靡,內心亦無產生任何不捨。至於台北淘兒就更不用提,那對於在南部成長的我而言,充其量就只是另一則都市傳說罷了。
然而,喜愛逛「實體唱片行」這回事卻是千真萬確的,甚而現下每回出國的其中一項前置作業,便是上網搜尋該目的地有哪些值得一逛的唱片行。因此我所傾心的店家,並不單單只是滿足「實體唱片行」這個條件而已,它本身還必須是以販賣二手唱片為主的。因為販賣的是二手唱片,也間接地表示陳列於店內的品項,不是坐在電腦前敲敲鍵盤就能從Amazon上找到的。如此專一獨特與不可預期性,讓逛唱片行這件事成為一種帶有尋寶性質的行動,令人產生欲一窺究竟的好奇心與期待,進而樂此不疲地走過一座又一座的城市,逛過一家又一家的唱片行。(順便唱著《旅行的意義》)
而在這些實體之間,黑膠唱片行又是其中最令我安心的所在。也許是唱片封套的斑駁傷痕,又或者是紙質內套的陣陣霉味,甚而是最不樂意見到的唱片刮痕,皆令我有種似曾相識的情感。同時每座城市二手唱片行的收藏,也透露出些蛛絲馬跡,從而窺看、巡禮那來不及參與的流行音樂發展史。這些歲月留下的痕跡總是充滿溫度,總讓人感到自在安心。此外,黑膠唱片扎實的重量,也讓體內日益嚴重的戀物癖,有了得以伸展筋骨的空間,繼而從中尋得一份歸屬感。
時至今日,每回拉開店門依舊會心跳加速,有點像是要拜訪某個素未謀面的網友的家,無法預期店內的收藏品味是否與自身相近,但總能從中得到些收穫。出國逛唱片行對我而言,大抵上就是這麼一回事,已經逐漸成為例行公事般的存在,如同孩提時代走進電子遊戲場般的理所當然。
時至今日,每回拉開店門依舊會心跳加速,有點像是要拜訪某個素未謀面的網友的家,無法預期店內的收藏品味是否與自身相近,但總能從中得到些收穫。出國逛唱片行對我而言,大抵上就是這麼一回事,已經逐漸成為例行公事般的存在,如同孩提時代走進電子遊戲場般的理所當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