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20日

Sukida 我喜歡你

當我在看看完這部片時,我一直很疑惑到底游跟佑介在高中時期是不是男女朋友,如果是,那有太多橋段顯得不太合理,為什麼游要一直讓佑介跟她姊姊見面。後來看到別人的文章,設想他們並不是情人而只是互相愛慕,那一切的劇情演變都變得理所當然回頭細想整部片的兩人的情緒鋪陳真是讓人陶醉。超喜歡在錄音室裡頭,游對著玻璃外的佑介用唇語說出"你這個變態"那一幕。

這部片讓我想到村上春樹的<國境之南,太陽之西>,小學時代的青梅竹馬讓自己再成為大人之後仍有一絲絲思念和懊悔自己的生活似乎因為這個緣故而缺少了什麼,說不出來是什麼確切的事情,或許生活已經很美滿,但在內心深處還是有個缺憾。然而兩者的結局大不同,《我喜歡你》在結局時雙方互吐心聲,而似乎留下了個完美的結局,而《國境之南,太陽之西》則.....

此電影雖屬日本純情系列,但情緒全隱藏在畫面中,跟市面上一般的純情電影大不相同。他確實刻畫出大多數人在學生時期對於暗戀對象那份極度喜歡卻不敢說出口,怕點破之後會夢想幻滅的感覺。男主角西島秀俊是東尼瀧谷裡頭的旁白,我覺得他很有東方版Gael Garcia Bernal的感覺;女主角則是有演出過NANA的宮琦葵。

還有一點令人驚訝,這部電影的選角,17年前跟17年後的游像是同一個人所演。

鷹與男孩

昨天下午在重重的期中考壓力夾攻下,忙裡偷閒地坐車到台北看金馬影展,這是我第一次參加這個已經逐漸變成台灣年輕人盛會的影展所看的影片是Ken Loach的鷹與男孩,這是一部在影展之前就被所有影評推崇備致的經典名片。
電影一開始就是一個讓我感到很熟悉的畫面--鬧鐘響了,哥哥必須較早起床上班,兄弟兩人為了誰要起床按掉鬧鐘而發生爭吵,這短短的片段看似平凡無奇卻說明這整部片從頭到尾就是以我們生活中的瑣事構成一個真實且重重地衝擊我內心世界的電影。

男主角比利是一個生長在單親家庭的男孩,母親只想著要如何能夠再婚有個好歸宿,哥哥則是有暴力傾向動不動就對他拳腳相向,幾乎把他當作奴隸般使喚。因此他在家裡是完全得不到任何親情的溫暖。場景來到校園生活,比利似乎不是一個能夠融入校園團體的男孩,或者說他不是主流意識下的人

我想這在每個人的求學生涯多多少少都會有這種同學或自己本身就是處在這個角色的位置上,他被校園內的流氓欺負被班上同學排擠,取笑。所以這部片的男主角比利就是一個在現實生活中沒有知己沒有親人的孤兒,他沒有可以傾訴的對象,直到他遇到了Kes 。

當片尾字幕開始播放時,心情很難過。並不是哀悼Kes的死,而是我瞭解到導演Ken Loach要我們思考的問題。學校的師長總認為自己是對的,他們的任務就像是要把每一個充滿創造性及可塑性的年輕人都變成跟他們一樣擁用相同思考模式的機器人。一旦你被認定為問題學生,那麼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就無法平等正確地被處理。你會被那些既定印象箝制住,很可能到畢業都無法翻身這部電影刻劃出在70年代的英國,是一個師長擁有絕對權力的社會,劇中的足球賽似乎就在暗喻當時的社會的階級地位是多麼地不合理。

再來,當一個社會經濟不景氣時,學業成績不好的學生就自動被列入名單,被社會遺棄,被師長放棄。面對著即將隨畢業而來臨的就業壓力時,比利來到了學校舉辦的就業輔導所。聽著輔導員的煩瑣又索然無味的說明,他只知道他不想要當礦工,但現實卻只能讓他選擇用勞力來換取金錢。當你在面對未來無所適從時,校長就在你面前吹噓他以前多麼光榮帶過多少出色的學生,但他卻沒有真正地去關心過現在的學生。

電影結束後,坐車回新竹的路途上我帶上耳機沉浸在音樂中思考。我曾經扮演賈德的角色,仗著自己在力量上的優勢及認為自己是哥哥而使喚弟弟或者因為與他意見不合而拳腳相向。在國小國中求學時期我也曾是比利同學中的其中一員,我們用自己的主觀及社會的主流意識去裁定一個人對錯與否對方並沒有做錯什麼事,只是因為群眾壓力使我莫名地厭惡或恐懼與此人產生任何接觸。

我想這部電影點醒了許多事,就算在將近40年後的今天還是如此受用。
Ken Loach確實很敏銳地點出許多社會問題值得我們去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