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30日

好久不見!四分衛!

某天在ptt上看到有人湊預售票,一時衝動就決定跟團,因為已經整整一年沒去四分衛的場子搖頭晃腦當個硬漢搖滾小子了!上一次表演得追溯到去年的野台開唱風舞台,只是這種大拜拜式的音樂祭是無法使人徹底過癮的,尤其台灣樂團的表演時間總被壓縮,通常6,7首歌就匆匆下台,如何能解許久不見的毒癮?

再往前翻攪記憶,前一次完整的2 set表演是《W》新專輯巡迴到高雄ATT,我、邱叮噹、fender三人被轟炸了整整兩小時,兩個發瘋狂叫的人配上一位雙手抱胸冷靜無比的奇才,那個畫面到現在依舊記憶猶新,還記得走出ATT已接近午夜時分,平時車水馬龍的建國路顯得格外冷清,Live的巨大音量與彼時靜謐無聲的街道塑造出強大的反差,耳朵也努力重新找回平衡感。那時還在南部唸書的我們,對於許久一次的Live始終儲備飽和的能量並徹底宣洩,表演後肆無忌憚地在街上大聲嚷嚷,回想那充滿男子漢氣味、令人腎上腺素激增的猛爆演出。
昨晚在The Wall聽到阿山熟悉的嗓音,記憶的縐折微微斗動,回憶湧上心頭。四分衛是我進入搖滾音樂的起萌,《起來UP 393B1》一張聽了快10個年頭的專輯,仍舊能不定期地被我擺進ifp-795裡頭,隨手在唱片行抽出的這張專輯徹底地改變16歲以後的音樂世界。因此,無論何時,對他們總有份迥異於其他專輯與樂團的情感。升高三時的暑假,成天期待《銀河鐵道》的發行,問了無數家唱片行的到貨時間。拿到單曲那個下午,我興奮地如同拿到新款機器人玩具的男孩般傻笑著,女友被我晾在房間的一角,我自顧自地坐在床邊沉醉地聆聽新歌給予的感動。

這幾年之間,四分衛團員不斷更迭,主流唱片的宣傳鉗制讓音樂變得四不像,《Rock Team》更是深深地重創身為死忠樂迷的我。再者,我也清楚感覺到阿山在創作詞曲上遇到某種瓶頸,撇除早期粗獷率直的曲勢,成立家庭後似乎變得溫馨多情了些;詞曲上的搭配也不如前兩張專輯來得流暢,時常出現用哼唱方式帶過一大段節奏的情形。《W》相較前作雖然有點扳回聲勢,但與前兩張專輯比較卻還是差了一截,痛快漓淋之感不再強烈,腦海總會浮現感動已不復存在的想法,不免令人傷感。因此,也不難想像昨晚一聽到〈項鍊〉前奏時,那股不由自主興奮雀躍加速血液沸騰的興奮感,奮力跳躍吶喊合唱,試圖在已然頹然崩毀的現實中尋回往日的回憶與熱情。

新專輯的風格添加了管樂三重奏,彷彿來到爵士酒吧又帶著點熱鬧歡愉的嘉年華氣氛,愉悅取代了過往的忿怒氣息,阿山充滿野蠻和侵略性的歌聲逐漸遠去,轉變成另一種享受天倫之樂的柔和嗓音,歌曲便得安詳平和而不再附有攻擊性。這不是我熟悉的四分衛,但我仍然能在音樂裡找到開心的因子,雖然那已不同於我最初愛上他們音樂的理由。或許下一張專輯會是一個全然陌生的四分衛,但那又何嘗不可?至少年少輕狂的時期,曾在四分衛的樂音中找到情緒宣洩的出口,就如同〈Jarvis Anderson〉裡頭所說〝雖然風韻已不再,我對你的愛依然〞。

關上房門,用手提音響放著《起來》的青春期少年是我心中永遠的記憶圖塊。

2007年9月14日

拾參 w/ guest 張懸 @The Wall

大約一個月前托朋友買了這場表演的門票,當時覺得自己頗大膽冒險,當天能否躲過實驗室教授監視是個未知數,提心吊膽著期待這天的來臨。上星期從學長口中得知教授這星期要出國去訪問,不免偷偷地握拳振奮。

或許是平常日的緣故,觀眾人數並不眾多,相較上一次巴士底之日幾近爆滿的人數,這一天是個悠閒自在觀看表演的日子,群眾三三兩兩站立在舞台下,有些索性席地而坐,人與人之間的空檔多且大,這對拍照的人來說是一大福音,能夠盡情地選擇適合的角度拍攝不受限制。

自從去年拾參發行該團第二張專輯《你是王嗎?》,我便將部分焦點轉移到這個曾在主流唱片界跌跤、在眾人眼前逐漸失焦的樂團身上。當時一聽到主唱小寶的vocal便驚訝這些年來改變的劇烈程度,或者說這才是他真正的嗓音。該團的吉他solo始終是我極度喜愛的一環,小宇的吉他手法總讓我憶起曾經熱愛Oasis的那段日子,不管是背景陪襯的吉他音牆亦或solo時的吉他顫音、點絃都有著濃厚的綠洲身影,有點通俗卻依舊令人戀戀不捨。

簾幕逐漸退去,四位團員搞笑無厘頭的出場方式讓氣氛瞬間炒熱,跳著類似OK GO的KUSO舞蹈,充滿活力地在舞臺上盡情撒野、狂吼鬼叫,舞曲的節奏放肆地在人群中魚貫穿梭,剎那間以為來到Neo19的知名夜店。

〈灰燈籠〉,讓我重新認識拾參的歌曲。緩慢沉潛的曲勢,似乎看到個抑制情緒面無表情的人,只是靜靜地等待一切降臨,有著如同〈Dark Mavis〉平淡無語卻情感深厚,將人環繞扎實包圍住的感受,找到木吉他與電吉他的絕佳平衡感。現場演出裡的這首歌,讓人直覺自己跳脫來到了另一個象限空間,一種空間轉換的奇妙意象。〈月亮和梯子〉的結尾則讓我想起高中時聽到四分衛〈十月病〉那種內心痛苦壓抑、百無聊賴的感受。

張懸是今日的大來賓,也是我選擇這場表演的原因之一。現下這個環境想擁有足夠空間和氧氣欣賞張懸的表演,儼然已成為一種奢侈的願望,很幸運近期兩場表演的人數都不超過兩百人且有著寬敞的空間感。如果說四分衛是勇猛闖進流行音樂圈而碰得鼻青臉腫的前輩樂團,那張懸目前便是站在這條道路上行走著的那個人。雖然她身上流露出因忙碌宣傳工作而日益明顯的疲累感,卻也難掩重返Live House自在演出的興奮感。與拾參演唱John Lennon的〈Imagine〉更是感人倍致,上次有這番感動恐怕得追溯到Echo w/自然捲娃娃的〈Dark Mavis〉嚕!

經過這場表演再次確認台灣又多了個令人期待的樂團(不可否認,我愛聽英搖也是原因之一),以自身的努力竭盡所能地包裝自我、推廣自己的音樂,在台灣這個異常困頓的環境裡經營著艱辛困難的音樂理想,而一切的出發點就僅僅只是熱愛搖滾樂。拾參的現場演出比專輯更具有動感和爆炸性,某方面來說他們是屬於視覺系的,主唱小寶更是人來瘋的佼佼者。這一天站在台下的我十分享受,跟著音樂快樂地手舞足蹈、嘶吼狂叫、賣力合唱,擺脫一星期以來在學校累積的一股鳥氣,忘卻那些講話拐彎抹角、迂迴虛偽以及老愛推卸責任的人們,他媽的!有話直說似乎變成稀有種動物才會有的行為了。

害羞臉紅與張懸合照的照片(其實是因為喝了酒XD)







※影音方面感謝ptt 拾參版的版友ttina熱心分享,詳細內容請到這裡

2007年9月8日

是誰?是這位太太!不是這位大大!













艷陽高照悶熱夏日的台大校園,揮汗如雨的身子在鹿鳴舞台獲得解放。輕快流暢的樂音灑在金黃色的空氣裡,舞台上的阿牧擺首弄姿地舞著,飄逤迷離的嗓音勾動著每個在草地上恣意而坐的心,轉換成一雙雙聚精會神的眼睛。突然,一個清新爽朗的聲音加入行列,兩條聲線錯置纏繞完美地交相呼應著,襯著背景裡靈活跳躍極富彈性的bassline,此刻的我似乎被拉進另外一個時空裡,周遭不再潮濕炎熱,一股透心的涼意在體內竄流,全身的細胞都舒服得顫動起來,像是發現新大陸興奮採集樣本般地記錄著音符跳動!


2006年的熊寶貝在沒有任何宣傳預算,所有工作幾乎由樂團本身一手包辦的情況下,以不間斷的全台巡迴live逐步累積本身實力,藉由網際網路裡樂迷的推薦傳頌,從合輯樂團蛻變成為一隻能代表另一時代的獨立樂團,簡單卻動人心弦的詞曲感動慰藉了無數孤獨寂寞的靈魂。

今年的夏天,我們似乎也在這位太太的身上看到了那麼點影子,日益成熟的現場演出是由無數的努力累積而成,阿牧已然成為一位能夠獨挑大樑且極具群眾魅力的主唱,而黑郎阿牧的合聲演唱更是太太現場演出中不容錯過的重頭戲。當然也別忘了欣賞方Q充滿生命力活脫跳動的Bass聲響,懿修隨性卻俐落扎實的鼓點。將將將將的吉他在樂團裡雖不是主要聲線,但適時的吉他solo卻是樂團不可或缺的生命來源,為輕鬆自在的風格添加點陽剛刺激的聽覺感受。

太太們齊力生下的這個寶寶,還真如我期望般地可愛又具有生命力。除了頗具特色的雙女主唱風格以及阿牧撲朔浮動的嗓音之外,方Q的bass是朋友之間相互推崇這位太太的原因之一,在大多數的樂團編制裡,bass皆以擔當鋪底聲線為主,而吉他才是主奏的樂器。然而在太太的音樂中,bass與吉他可說是分庭抗禮,某位朋友甚至在看完某場太太的live之後說到:「將將將將真是我看過最低調的吉他手!」。

〈而我(耳已閉鎖)〉是欣賞方Q bass的推薦曲,全身不由自主地就跟著bass聲響搖晃擺動,在節奏裡我似乎嗅到一丁點台語歌的風味,另外,〈不是不想念〉流行樂般的曲勢相當適合推薦給所有親朋好友、厝邊頭尾以及市場賣菜的阿婆,只是流行樂界裡那能聽到這麼Q的bass呀!相較之下,〈而我(眼已垂落)〉就把焦點放在黑郎的鍵盤上,以〝古靈精怪〞四個字來形容這首歌真是再適合不過了!

〈I Force Myself To Think In English〉中後段耳畔環繞的人聲以及急促的喘氣聲塑造出一種童話故事裡踏入迷幻叢林的感受,緊接著的強烈節奏有著快速奔跑逃離擺脫週遭壓力的畫面,這首歌說明阿牧是個能用聲音描繪出故事畫面的優秀主唱。〈18歲〉裡我最喜歡的是懿修有點類似非洲慶典時的手鼓節奏,而歌詞真實並帶點嘲諷意味,不自覺尷尬地笑著。

這張專輯唯一讓人缺憾的是,整張專輯的歌曲份量稍嫌不足,但看在每首歌幾乎都悅耳動聽的份上,我們也就不會太在意這個問題,何況看到新生代樂團的崛起發聲、嶄露頭角是多麼令人興奮的一件事呀!就像側標所寫:「我們又多了一個好聽的樂團從獨立這頭出發,再一次清楚明確地用音樂告訴「主流」,好聽才是王道」,一張讓人津津樂道的專輯在2007年8月3日誕生,這位太太們的大兒子:《是誰》。

2007年9月5日

Welcome back!Mr. Echoband!

Welcome back!Mr. Echoband!
We miss you!


睽違五年半的時間,ECHO回聲樂團的新專輯終於在2007年7月底問世。發片前的宣傳活動一度引來網路上某些人的反感與不滿。然而宣傳文案中的一句話:歷史將證明/世人為欺騙/手法而歡呼,確確實實地風舞台的夜晚得到驗證,當主唱柏蒼在舞台上說出:「這是一張雙CD二十四首歌的專輯。」我們群起歡呼吶喊,迎接這個新生命的誕生。

專輯發行前在網路上利用免費下載的方法增加能見度,而不依靠傳統的方式宣傳。畢竟在這個大眾媒體已趨向歸一化,流行音樂生命力幾近消失殆盡的唱片圈裡,傳統的宣傳方式無異於將鈔票灑入大海當中。此外近年來BBS以及網路影音分享網站(MySpace、Youtube)的普及化,也間接使這些缺乏大量資源的音樂人能以自身的努力衝出包圍網,獲得一定群眾的支持。再者,這兩年台灣的音樂場景發展變化迅速,各縣市政府、機關團體爭相舉辦XX音樂節、XX海洋音樂祭,其所給予的機會是過去前所未有的。當然表演者本身技術成熟度是否達到一定水平,表演場地設備是否完善,立意與精神是否符合樂團或表演者的理念,在目前看來似乎不是大多數處在這個場景下的人們所真正在意的。
回頭說說這張專輯與我眼中的回聲樂團,其中關於後者,我曾經寫過一篇回顧認識此樂團至今的感想文。這張專輯的誕生讓我體會來到北部念書後在生活上的某些變化,參與Live演出使得自己對新專輯的曲目並不陌生,以致於拿到專輯時,新鮮感較以往而言就少了那麼一點,出現跳躍式聆聽的現象,先反覆地把完全陌生的歌曲聽個透徹。

〈耍堅強〉是第一首迫不及待想聽的歌曲,第一次聽到這首歌是因為先前的某項活動而能夠前往ECHO的秘密基地,經由春佑之手搶先讓我們聽到這首從未發表的歌曲,音符一進入聽覺神經的那刻起我就認定了這首歌,像是一見鍾情般死心蹋地迷戀著,柏蒼的vocal將"耍堅強"的意境完美詮釋。如同Pulp〈Disco 2000〉,這首歌在快樂愉悅的節奏裡隱藏著憂傷情緒,蔓延擴散鋪滿四周,每每感到悵然若失,一股淡淡的憂傷卡在胸口悶鬱不退。此曲也是唯一用斑鳩琴譜曲的作品,而其中緣故在《巴士底之日攻略》中有令人莞爾一笑的故事。

〈鐘聲行進〉歌如其名,給人一種甩開所有顧忌與阻礙,積極前行的感受。開頭的鐘聲好似在暗示著要倒數終止一個時期,邁向嶄新的旅程。每當柏蒼站在舞臺上反覆唱著「Sing to everyone」,總覺得他們在宣示某種決心,一種要走出禁閉的場所挑戰面對廣闊世界的決心。

深夜,男人坐起身來,枕邊躺臥著體態纖細曼妙的女子,熟睡的鼻息迴盪在黑鴉鴉的房間裡。男人步履踉蹌走到客廳的沙發,全身無力地陷在裡頭,雙眼呆滯地凝視失焦的四周。偉大浪漫的理想正和現實衝突著,誘惑和理性在心中互相拉扯競賽,女性胴體挑釁著他的堅定,捫心自問〝我是否屈服投降了?〞這是我對〈夢歌〉這首歌自以為是想像出的故事畫面(當然,事後證明這完全是個屁XD)。〈夢歌〉瀰漫ECHO慣有熟悉的冷冽氛圍,樂音被綑綁於密閉的狹小空間裡,緩調的節奏逐步醞釀累積然後爆發。尾聲,情緒徹底獲得解放,再過癮不過!

儘管日子過得不怎麼好,許多事不如想像般順心如意,有那麼一點想家的念頭,但還是希望並祝福妳能打起精神來,面對眼前的挑戰,就像從前一樣,一次次地克服而成長茁壯。如果可以,我願長伴左右扶持著妳,一起度過艱難時刻 ─〈Love to Go〉

〈爸爸歌〉毫不隱諱的歌辭,流露最真的情感互動,感人至極實不須言語加以形容。〈序曲〉擠進專輯Top5排行似乎不太尋常吧!然而,這首〈序曲〉確實完美得讓我必須拿起掃把清一清掉落地上的疙瘩。〈光腳狂叫〉和〈新世紀的你和我〉詮釋出另外一種可能,完全迥異於前的特殊感受,初次聽到〈光腳狂叫〉,不知打哪兒來的想法,擅自將它與四分衛的〈達利〉產生聯想。〈新世紀的你和我〉似乎在昭告著我們該踏出安逸舒適的堡壘,離開以自尊為基石建造的象牙塔。興高采烈地說,這是我最曼妙的舞步,是我最美麗的傾訴,為何沒人懂?徹頭徹尾地被收服。

慶幸台灣還有這麼一個令人興奮且無時無刻能夠對其抱持期待的樂團,2007年的暑假是熱鬧非凡的,在流行音樂界冷清無趣的時刻,眾多的獨立樂團和歌手替這個時代的版塊填補空缺,而ECHO回聲樂團就是其中優秀獨特的代表。接下來的半年裡,100場的巡迴演唱,試圖革命性地活絡台灣已然死氣沉沉的唱片界,誰也不曉得會走向什麼樣的道路,會呈現什麼樣的結果,但單憑這股勇氣和決心就足以令人肅然起敬。
Welcome back!Mr. Echoband!

2007年9月1日

村上龍《接近無限透明的藍》

認識村上龍這個作家是由於朋友的推薦而從《69》這本書開始的。拿到書本的當天晚上,躺在房間的床上悠哉地看著書,一開始的博多遊記即刻令我捧腹大笑,主 人翁矢崎劍介簡直就是活生生的嘴砲天王,整天將文學、搖滾樂、反戰口號掛在嘴邊,凡事只要求懂個表皮能夠說嘴呼哢人即可,做事情的出發點也始終如一:把妹。它把高中時代的回憶拉回眼前,反抗師長的訓誡,總是喜愛在校園裡出鋒頭吸引眾人目光,遇上喜愛的女孩出現的場景,總愛大聲嚷嚷講些言不及義的笑話換取 對方的一笑,如此膚淺幼稚卻又自以為是的行為在《69》裡真實重現。

嘴角掛著滿足愉悅的微笑,滿心以為《69》就是村上龍作品的基本典型,意猶未盡的我趕緊向朋友商借《五分後的世界》 《希望之國》 《共生蟲》等相關著作。然而翻開《五分後的世界》那一刻起,我徹底瞭解到這才是真正的村上龍,暴力、血腥、社會邊緣問題才是主要的創作題材,尖銳的筆觸始 終提醒著我們潛藏在現代科技發達進步文明下的種種問題。他是個想像力驚人的魔術師,雙眼如同照相機般尖銳冷酷地記錄他所見著的一切,虛構與真實交替輪換的 場景,黏膩、潮濕、嘔吐、排泄物、血液湧出的傷口是最常見到的名詞,各種前所未見的畫面經由文字堆疊成形。

《接近無限透明的藍》是村上龍拿下芥川文學賞的作品,他以24歲年輕作家之姿奪下此項殊榮,這一年是西元1976年。內容敘述著日本戰後嚴重的青少年問 題,荒廢、墮落、沒有任何希望的影子,不知死活地闖入荒唐的世界中,在派對中集體狂歡作樂,內心卻空虛貧乏而寂寞。村上龍一刀一釜地剖開日本當前的社會問題,但沒有給予任何答案,僅只是把問題拋出而已,這也是這本著作最受人批判的一點。

第一次閱讀這本書是在成大成功校區對面巷子內的咖啡館,一間名為〝國境之南〞的小店裡頭。以村上春樹書名為名,想當然兒裡頭藏書的數量也相當可觀,除了村 上春樹全集之外,早期村上龍的小說集也幾乎都能在架上看到。一撇見《接近無限透明的藍》便興奮地取下,只是翻開書頁的那刻開始就覺得氣氛不太妙。桌的對面坐著的是正細細啜飲花茶專心地看著書本的Elly,我也閉上雙眼享受咖啡氣味由咽喉經過鼻腔直竄腦門的舒暢感受,陽光從身旁的落地窗透射進來,適時給了因感冒而間斷打著冷顫的我些溫暖,陽光照射下的塵埃好似淋浴時的水珠在眼前飛濺著。如此浪漫幸福的氣氛下卻閱讀著完全不屬於我倆當下的文字,當意識出現在腦海時我趕緊換上其他本書,避免被村上龍帶入那黑暗晦澀的世界裡,毀掉這一甜美且被對方深深溺愛保護著的下午時光。

而後我在各大圖書館遍尋不著這本書,也就像與國小同學失聯般地漸漸淡忘。直到最近才又心血來潮四處搜尋,幸運地在高雄市立圖書館的網頁搜尋找到名為《半透 明藍》的同一本書,振奮地立刻按下線上通閱。拿到書本的那刻驚訝極了!這是第一版譯本呢!1977年出版,定價40元,封面上還印有村上龍年輕時代的照片,相片上帶點冷酷叛逆的表情,這就是阿龍,也是阿劍的原型,十分符合我們的想像。

《半透明藍》,是本不易閱讀的小說,因為抽象和不真實感佈滿整篇作品。你必須放入感情將精神百分之百地專注,逐字逐句地仔細詳讀,把文字透過內心的情感轉 換成一幅幅由村上龍所拍攝底片,寫實逼真如身歷其境。每當我發覺自己的專注力不夠時便會放下讀本,重新調整思緒好讓自己能完全的融入,因為這是本渴望已久 的小說,而他也從首頁開始便沒有令我失望,標準的村上龍文體,難以想像的卓越才能與銳利透徹的觀察能力,瘋狂天真交相匯聚的想像力,這一切都使我莫名興 奮!

我要好好地讀它個十來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