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6日

後山


上次連假返回高雄,一回到家便聽老爸說,他過一會兒要和教會朋友去登山健走,問我是否同行。原先有點意興闌珊,畢竟才剛搭車回到家,身心多少有些疲倦。不過轉念一想,也好久沒去走走住家一旁的這座小山丘,心裡也想陪老爸會會他的教會友人,便允諾同行。

印象中,國小的地理課本裡頭還曾介紹過,這座座落於中油高雄總廠後的半屏山。那時看著多拉A夢的卡通,只要提到野比大雄學校的後山,直覺的對應聯想便是半屏山。此外,坐在一條馬路之隔外的教室內,聽著授課老師講著從窗戶就能望見的山丘,偶爾還有山頂炸山的聲響,對於年紀尚小的我而言,那等同的意義就好像我也認識個明星親戚似的。

小時候登山的路徑是從廠區內的山下兒童樂園上山,與現今的翠華路登山口截然不同,途中還有座軍事碉堡,那是這座山丘上唯一的神秘象徵。相較於現今步道化的登山棧道,那時登上山頂前,還需經過一小段得拉繩索才能通過的巨石區。千萬別小看這一小段的巨石區,對於一個國小男生而言,那可是唯一能展現個人矯健身手的所在。

那時上山的路標指引亦不如現今明確,光是上山途徑就有五六條之多。印象中,全家人還曾經在山裡迷路過一次,直到夕陽西下還下不了山。在這種海拔不到200公尺的丘嶺裡迷路,說出來不免有點丟人。登山路徑的差異,相對地也影響自山頂眺望景色的差異。過往都是看著宏毅社區一帶,眺望著學校的操場與宿舍區裡的圓環。如今休憩涼亭所在的地點,只能看到左營軍港與世運主場館。即便在某些特地氣候或人為條件下,它仍有著成就某種攝影大景的潛力。但對於個人而言,這景色就顯得陌生而缺乏情感連結了。

2015年底,山下的石化廠便要搬遷,這塊區域會如何變動實難預料。我既期待著廠區的搬遷能讓空污狀況稍加改善,但也同時擔憂著中油這個最後屏障的撤除,會讓外來勢力肆無忌憚地任意更改變動這塊充滿記憶的土地。 (這麼說來,空氣污染似乎也是一個抑止房價炒作的利器。)

2013年11月16日

The Stone Roses:Made of Stone

昨晚看完石玫瑰的紀錄片,心情大好,一路亢奮地驅車回新竹,絲毫不感到累。關於影片,這自然是部好看的紀錄片,尤其紀錄的樂團是自己心目中首屈一指的樂團。即便片中刻意安排的種種美好顯得過分脫離了現實,即便影廳的音響設備差得有點對不起這部片。然而,熟悉的貝斯旋律響起時,還是不免激動地隨著節奏搖擺身體。

如同影片裡許多歌迷所說的,這張同名專輯是一張你可能放在車子裡隨時會拿出來複習聆聽(雖然我車上沒放),或者所有人生重大時刻你都會拿出來聽,而且無論聽了多少次,每一回的播放還是會在腦子裡冒出「幹,怎麼這專輯可以這麼屌」的念頭。

此外,看著紀錄片片段一路從起初的磁帶錄像、V8攝影機再到最後Heaton Park的HD超高清畫質,那股「這20年改變真是陡峭得驚人」的感受是如此表象而強烈。吃驚之餘,我依舊對這些改變隱然感到擔憂與畏懼。

而電影中最棒的片段,莫過於他們重組後,於Warrington Parr Hall舉辦的免費演唱會。中小型的演唱空間,台下滿是硬桿鐵粉,合唱聲浪遠遠壓過台上演出,如同一場秘密聚會,藉由著影片的採訪,聽著看著許多人分享他們的青春歲月是如何與石玫瑰產生連結。同時,我們似乎也藉著這樣的形式,回顧了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