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4日

拍謝少年 - 海口味


繼透明雜誌的《我們的靈魂樂》之後,拍謝少年這張《海口味》成為個人聽得最爽快的專輯,那直爽的氣息在頭幾次的聆聽後便以直搗核心。不過嚴格來說,《海口味》與《我們的靈魂樂》兩者呈現出的其實是截然不同的音樂景象:《我們的靈魂樂》即使在吉他狂飆的破音之中,仍保持著一股清新淺色的日系搖滾風格與舞曲韻律,而《海口味》則較為傾向美國樂隊的粗曠,有著車庫搖滾的衝勁與直白。

提到拍謝少年的音樂,許多人會以「土產搖滾」或「熱炒搖滾」界定,猜想是行銷策略上增加樂團辨識度的手法,然而他們的音樂實則不需這些不知所云的名詞推廣。同樣的,藉由三位樂手的出身地來自中南部,將此劃歸為拍謝少年與大多數台北樂團擁有相異氣質的緣由,也是過於便宜行事的分類,個人是有點反對如此輕率的分類。

細聽專輯曲目,各曲皆有著獨當一面的能力:〈深海的你〉 的創作緣起來自電影《不能沒有你》,詞面上的意境很輕易地讓人回想起女孩望著海中父親的一幕,以充滿怒氣的方式吼怒著這個貧富差距日趨懸殊的社會。〈我們苦難的蘋果班〉與〈無題〉看似沉溺於噪音包裹的回憶裡,然其旋律卻意外悅耳動聽,尾聲的轉折用了一個醒神的吉他獨奏完美銜接。〈二十五這冬〉則是十足的Grunge氣味,油門一踩沒再鬆開。然而,在〈二十五這冬〉這首髒得可以的歌曲之後,卻是以吉他撥挑展開清新開端的〈海馬回〉,呈現出猛烈刷扣與獨奏演繹和平共存的美好。〈台十七〉是一首名為鄉愁的搖滾傾訴,三言兩語便道盡每個離鄉人共同收存的情感。專輯尾聲的〈湯姆熊〉,以爽朗的鼓擊作為開頭,讓人不自覺地想到刺猬樂團,而其結尾則讓人明顯感受到昆蟲白對於樂團編曲的影響。

聽完整張專輯,或許你會感覺拍謝少年的歌詞仍舊脫離不了閩南語悲苦怨嘆的窠臼,亦不時困在青年世代的徬徨躊躇裡打轉,閩南語口音仍顯得不夠道地,但是他們在歌曲節奏轉折上的出色編曲,是亮眼得足以涵蓋前述缺乏突破的部分。而靈感來自八釐米天空的「隨地搖滾」行動,似乎也可視為樂團作為傳達台灣庶民文化的一種行為藝術,含蓄表達對於這份土地深刻的疼惜與核心思維,並同時將之鎔鑄於音樂之中,而這正是他們之所以感動我的關鍵點。我想所謂的「台灣味」,不應只是由虱目魚、湯姆熊、迪爵機車、台17線等名詞符號建構出的表象。相反地,那應當是從歌曲裡自然流露的,並內化為最原初的關懷,而我隱約地感覺他們似乎朝著這樣的方向前進。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