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家人來新竹遊玩,吃中飯時跟老爸提到香港回歸10年之後的轉變,他提出幾個問題,詢問我有什麼淺見。首先提到香港這10年來民主進程的改變,以我所瞭解的部份,香港人其實不是這麼地在乎民主,他們需要的是〝自由〞。
香港的主要經濟來源是金融業、貿易商務、物流以及旅遊業,當香港經濟陷於低迷之際,2003年中國宣佈與香港政府簽訂《香港與內地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簡稱CEPA)協議,4000種香港商品可以免關稅進入中國,這使他們在經濟上產生極大利多,吸引外商在香港設立分部以減少關稅成本;再者,同一年中國也准許部分地區的內地人民到香港自由行,適時地刺激當時低迷的旅遊業。以上兩點證明中國不但沒有妨礙香港的經濟自主,反而在適當時機利用新興市場的優勢帶起香港的經濟。
經濟是香港社會的命脈,以〝世界上最自由的經濟體系〞自豪的城市,在這10年來香港的經濟從蕭條轉趨榮盛,起飛中的中國扮演了極重要的角色。因而如果我們問香港這10年生活有什麼改變?法輪功不能在香港示威,我想是改變之一吧,但這對香港人至關重要嗎?香港人沒有民主無法直接民選特別行政區長官,但有法治下的自由,這對他們已經足夠。
而後與老爸談到貧富差距及M型社會,香港近幾年來雖然經濟快速成長,但財富累積在財團與富人身上,市井小民的生活水準並沒有相對提高。加上勞工密集產業的外移,使得許多勞工流入低技術的服務業(大樓保安、餐飲業等),供需失調造成工資難漲;再者,大陸人口的流入也對香港的治安與環境造成影響。既然談到貧富差距,隨手上網查了一下數據。依照HDP所公佈的,香港在2005年是43.4%,台灣約在35%左右。(2006年之後香港不再公佈吉尼係數)
從數據可以看出,北歐國家的貧富差距較小,這也是全世界目前皆以北歐的福利國家模式為良好典範的原因。
接著,老爸提到資本主義的盡頭即是M型社會的形成,這點我無法辯駁,而上個世紀的社會主義讓我們見識到其轉變為強人領導的一種工具。雖然世界的趨勢是以資本主義、自由經濟為主流,但這幾年來,在中南美洲的委內瑞拉卻讓我們看到另一種民主社會主義實現的可能性。上個月委內瑞拉總統Chavez欲關閉其境內反對派媒體RCTV,因而引來全球主流媒體的大聲撻伐,一面倒地認為Chavez開始展現獨裁者本質,成為伊拉克海珊之後的另一個獨裁者,但事實真是如此嗎?相較於台灣主流媒體以美國觀點做為報導導向,香港戰地女記者張翠容在亞洲周刊為我們帶來不同觀點。
六月底,張翠容再度前往中南美洲實地探查,第一站即是委內瑞拉,期待她能為我們帶出不同的聲音,讓我們能更清楚地看清事實進而接近真相,也祝福她的這趟旅程一切平安。
以下討論可做為參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