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31日

IndieVox - 開啟數位音樂的新紀元

約莫十年前,曾經台灣擁有一個能夠讓音樂人自由發表創作品的網站—滾石可樂Rockacola,當時還是高中生的我正巧踏入了台灣獨立音樂界的領域,一面聽著當時赫赫有名的台灣獨立樂團的唱片,一面猜想描繪著自己未來的樣貌。這個網站提供了有便捷快速接收新形式音樂的可能性,當我在網站上聽到四分衛收錄於《赤聲搖滾SCUM》裡的〈飛上天〉與〈圓舞曲〉時,那股澎湃的內心悸動更是久久無法平復。
也忘記是什麼時候開始,滾石可樂失去了活繃亂跳的生命力,隨著新興的網路風潮與獨立音樂圈板塊的劇烈震盪而漸漸地離我們遠去,那裡已不再是百家爭鳴的音樂園地。P2P點對點分享軟體、MySpace、Youtube分分取而代之成為新世紀的網路傳播媒介,處於這樣一個資訊快速更迭的網路世代裡,滾石可樂也悄然成為了青春期階段斑斕的記憶圖像。


2008年3月,IndieVox ,一個由台灣獨立音樂界人士架設的數位音樂格式線上分享、付費下載的網站正式誕生,成為台灣第一個實行「隨你付」(Pay What You Want)的音樂入口網站。這網站的創辦人正是我們熟知的回聲樂團主唱柏蒼(滾石可樂的站長則是另一個知名樂團1976的主唱阿凱),在D小調裡提到架設此一網站的構想與願景:「我相信它能夠成為獨立音樂產業的先驅模型,和所有音樂人和愛好者一起展開一場網路音樂革命。Voice out loud!讓我們自由地用音樂展現自己獨特的生命!」


The Clash主唱Joe Strummer的名言:「The future is unwritten. Are you taking over/or are you taking orders?」明顯地,柏蒼選擇掌握未來並奮力地去實踐夢想,讓我們跟隨著他的腳步一起攻破主流媒體壟斷的「巴士底監獄」,參與見證這場即將發生的音樂革命吧!

對了!別忘了要去投票唷!Indie Poll 獨立公投

2008年3月30日

《雙面莉瑪》《追風箏的孩子》

雙面莉瑪 Reema, There and Back
導演 Paul Émile d'Entremont

影片介紹:
莉瑪是一名正值花樣年華、纖細活潑的十六歲少女,從小在加拿大長大,她在成長過程中,唯一的親人是加拿大裔的白人母親。莉瑪的父親是伊拉克人,十六年來不曾見過女兒,如今亟欲和女兒見上一面,同享天倫。於是莉瑪踏上旅途,前往約旦,和父親生活了兩個月。本片導演 Paul Émile d'Entremont 以莉瑪的角度,看視青少年經常遭遇的矛盾與衝突。莉瑪結束探父之旅,回到加拿大新斯科細亞省之後,體悟到她這一輩子都將擁有雙重的身分認同。這既是包袱,也是寶藏。本片細膩呈現了一般青少年與一般成人所時常面對的身分認同問題。


父親是伊拉克人,母親則是加拿大人,由不同國度、相異的宗教信仰、生活方式所組成的血緣關係在出生的那一刻彷彿命定般地要比一般孩童擁有相對獨特的生命體驗,也勢必要面臨無可逃避的身份認同問題。莉瑪是在伊拉克出生、加拿大成長的少女,西方教育體制下所培養的獨立自主精神與回教國家中對婦女行為的種種限制所交織而成的巨大差距,在十六歲這年活生生地呈現在莉瑪面前,她與母親應父親之邀回到伊拉克團聚。但在她的心中,兩種文化間反差所造成的負面情緒卻以超越親人團聚的喜悅與感動。

影片描述相隔多年再度重聚的親人情感以及兩種截然不同文化對這位二八年華少女帶來的衝擊。藉由四位家庭成員的自白讓觀影者自行判斷事情的對與錯。而依我的角度來看,我所看到的便是西方先進國家自信與傲慢的態度藉由莉瑪這個女孩而忠實呈現,他們有自己的行事標準與態度這點固然沒錯,然而堅定不移地相信自己所認可的觀念是普世價值,是這個世界上最完美的機制,希望全世界的人民、族群、國家都向他們看齊與學習以改善落後國家中不合時宜的老舊規矩。相同的價值認定問題也出現在電影《追風箏的孩子》裡頭。

這部依照2003年甫一出版便在全世界暢銷原著所改編的電影,藉著好萊塢的鏡頭不斷地對我們反覆洗腦灌輸「西方民主自由繁榮的社會是人人嚮往的美好世界」這樣一個觀念。電影忽略了小說中前半段哈山與阿米爾之間深刻情誼的感人描述,卻加重比例在述說遭塔利班統治後阿富汗街頭的破敗景象,好似阿富汗這二三十年來的動亂窘迫都只是塔利班政權的惡形惡狀所造成而與西方大國毫無瓜葛。阿米爾冒著生命危險深入阿富汗,為的是帶哈山遺留下的骨肉逃離被悲劇長期籠罩的祖國回到西方文明世界,而童年欺壓他們的惡人亦順理成章地變成塔利班政權下的一員。

離開了戰火連天顛沛流離的祖國,踏上繁榮民主的自由國度,這是一種救贖?我不認同,但電影卻硬生生地將這樣的概念強加於每個觀影者的心中。為何阿富汗人必須背棄從小生長的文化與環境,前往西方國家成為二等公民?阿富汗現今淪落至此一地步,難道列強的殖民角力沒有任何過錯?雖然已知道這是當今所謂世界正義仲裁者的偽善面具,但走出戲院門口的當下仍不免為此一深植大多數人心中的錯誤觀念感到難過,再看看這兩三星期以來的西藏事件,所謂族群融合或許只是央央大國吞併摧毀少數民族既有文化的瑰麗說詞罷了。

2008年3月21日

上週的兩場表演

Broken Social Scene @ The WALL , Taipei

Echo @ 台南 全美戲院

一場是堪稱在我心目中今年目前為止來台的最佳團體;另一場則是台灣「頂尖」的樂團與「頂尖」的幕後團隊精心策劃一個多月的重頭戲。
這次來的團員是以Fire Eye'd Boy這首歌裡頭的"男孩"為主, 缺少Feist這位歌聲高亢讓人全身雞皮疙瘩掉滿地的女聲大概是這次表演的較令人缺憾的部分。原以為聽不到Almost Crimes,7/4這兩首經典曲目,沒想到他們找來ENNO演唱女聲,雖然ENNO的歌聲爆發力不如Feist(這句是廢言XD),但能現場聽到Charles Spearin吹奏7/4中一段不斷將氣氛往高點推送的小喇叭演奏,便讓我覺得這天值得了!Fire Eye'd Boy更是讓The Wall變成銳舞派對,台上台下都開心地瘋狂跳躍著。


這次的演出樂器有吉他*4,bass,鼓,小喇叭,keyboard。四把吉他似乎已經超越The Wall所能解析的聲音複雜度.....即便我已選擇PA台附近的位置觀看,一整晚仍舊無法清楚地聽到四把吉他各自行進大亂鬥的刺激感,BSS的在唱片中飽滿豐富的聲響配置在這天可說是體會不到的,這一點稍微可惜了~但六位團員卯足全力在台上演出,毫無保留地把他們的音樂呈現於我們,站在台下聽著,腦袋裡已沒有適當詞彙足以形容當下的感受。隔天一早起床,耳畔隱約地傳來Almost Crimes的激昂樂音,意識模糊地情況下就哼起節奏來了,這真是場難忘且無法置信的演出。


話說回頭,兩千八的票價真的讓我的三月很難過下去,這次學乖了!這種價位搭配Live House表演場所在本島是不會有立即完售的危險,下次若有類似演出無須太早購票,除了有機會撿到便宜的二手票卷之外也能減少保管票卷發生遺失的機率,兩全其美!


隔沒幾天,便藉著順道回家的藉口跑去台南全美戲院觀賞另一場令人期待的演出。或許是對Echo太熟悉,也或許是Broken Social Scene的記憶還深刻地殘留在腦海中,加上當天感冒影響,整場表演中始終無法很全心全意地投入。斜靠著戲院的沙發椅,舒舒服服地坐著,這一點也不像搖滾演唱會該有的場景呀。只能藉著身體某部分的細微晃動好讓自己的腦袋能與眼前的景物聲音同步遨遊。

當然,還有件事也肯定要提出來秋後算帳的!
我親愛的大學同學兼音樂同好:邱叮噹,在排隊入場前擺了個大烏龍!

這天原本是一小時前就到現場排隊,排隊的位置對應演場會場的座位分佈肯定有前三排,但偏偏邱叮噹這天兵趁著我到對街拍攝這次演出的大型手繪看板時,拿出我當天所買的EchoT恤仔細端詳一番,而天兵的事情就這樣發生。他糊里糊塗地將預售票卷也丟在衣服的袋子裡,且深埋於衣服折疊的夾層中,而我壓根不曉得他有翻開T恤衣袋觀看。

排隊的過程中我們持續開心地聊著天,直到入場前我們要打開博客來的信封時才發現!怎麼另外兩張票不見了!摸遍了全身上下的口袋就是找不著!馬的!該不會要花兩倍的票價看演出吧......因為不願耽誤的隊伍前進的速度,我們主動地讓開位子到一旁找尋票卷。正所謂:眾裡尋他千百度,默然回首,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待我不抱希望地打開T恤袋子喜出望外地尋到那可人的票卷時,四周空空如也,人群都進場了。入內一看,可想而知的,我們的位子是屬於發配邊疆等級的上好座位......


好在他寫了些不錯的文字足堪慰藉,雖然我覺得有些許矯情噁心的成分。

這次的表演是在全美戲院,椅子坐起來很舒服,又有微涼的冷氣,老實說很享受;但也是因為太舒服了,腦袋沒完全跟著音樂馳騁,反倒多了一些空間胡思亂想。「眼前在台上表的樂團就是Echo嗎?」當下心底突然升起一絲陌生的感覺。我竟然有些認不出來,因為就在我不甚注意的時候,他們已經成長到我未曾預料到的地步了。

在我心目中,Echo毫無疑問是當今台灣樂壇的第一樂團。
去年《巴士底之日》發行,野台當天一小時內兩百套專輯被歌迷狂掃一空,當時Echo的風光景象至今猶在眼前。《巴士底之日》的格局超乎我的想像,除了詩文般的詞句依舊,不論編曲的能力,各式樂器的編制和運用,創作題材的廣度和深度,當然還有最重要的旋律編寫等等,都已經不是《感官駕馭》時的Echo所能比擬。五年醞釀和沉澱,24首心血熬出一張傳世經典。

Echo給我的感覺可說是倒吃甘蔗,因為我並不是一開始就非常喜歡Echo。回想當初聽到《感官駕馭》時並沒有太多的感覺,當時唯一有印象的就只是〈感官駕馭〉,僅此而已。直到〈煙硝〉和〈巴士底之日〉從網路上流出,我才驚覺Echo的轉變如此之大。〈煙硝〉、〈巴士底之日〉、〈感官駕馭〉、〈木雕輪盤〉等等,成為我百聽不厭的珍愛曲目,每當心情煩悶、提不起精神的時候,不必囉唆,隨著這些歌曲搖頭晃腦,好比神奇的興奮劑,效果從沒讓我失望!

而且,隨著所聆聽的音樂愈來愈多,我的品味也開始新的化學變化。Echo有很多的歌曲都偏向較為灰暗陰沉的氣氛,例如〈我將死去〉、〈紅與藍〉、〈OK?〉等等,節奏也較慢,一開始這些部分都教我意興闌珊;現在反而就像多年後再次重讀一首詩,以前無法體會的意象如今卻在心底盪開醉人的共鳴,帶領我的情緒航向白霧氤氳的夜海,音符裊裊,琴聲悠揚,久久不能回返。這是Echo的另一個面向,吸引力依然致命。

2005年,四分衛回歸草莽發行第四張專輯《W》。雖然先前的《R》、《G》、《B》三連發單曲是極為出色的作品;但是隨後的專輯《W》卻教我難掩失望,四分衛的創作才華漸趨黯淡,當年的《起來》眼看就要成為絕響,諸此種種都讓我神傷不已。當時我不禁鬱悶,台灣樂團圈找不到一個我心目中的指標,何時
會再有令人靈魂沸騰的經典專輯?我開始等待和找尋。

其實故事還未結束,如今我看見新的篇章。苦候多年,終於出現一張足堪匹敵《起來》的作品 — 巴士底之日》。雖然這些年有許多很出色的樂團出現,例如Tizzy Bac、拾参以及蘇打綠﹙如果不算第三張專輯的話﹚等等,他們的作品也都有相當的水準;但是仍無法彌補四分衛在我心裡所留下的空洞。一切就是少了那麼一點勁道,就是少了那麼一點火候,少了那麼一點溫度將我的聽覺神經全然喚醒。直到聽見《巴士底之日》。

對我而言,Echo代表一個新的方向和可能性。《巴士底之日》驅散了台灣樂團圈瀰漫多時的寂寥與蕭瑟。至少現在,我的耳朵不會再孤獨地流浪,不會再因為漂流於音樂汪洋中而茫然無緒,不會再苦於尋覓指引歸途的燈光;因為,如今有了座標的原點。

因為,我們有Echo。

2008年3月12日

Mansun EPs

上週在PTT上看到有人在兜售Mansun單曲:
Mansun/Stripper Vicar CD2 (EP3)(8成新 紙殼有打洞)
Mansun/Wide Open Space CD2 (EP4)(7成新)
Mansun/She Make My Nose Bleed CD1 (EP5)(8成新)
Mansun/She Make My Nose Bleed CD2 (EP5)(7成新 附CD1共2張CD)
Mansun/Closed For Business CD1 (EP7)(8成新 紙盒有刮傷)
Mansun/Japan Only EP(收錄單曲Stripper Vicar完整內容,共8首,有側標)
Mansun/Electric Man EP(收錄單曲Stripper Vicar內容,共4首,有側標)
一刻也沒耽誤,馬上跟賣家說我要全包!
Japan Only EP,這是我夢寐以求的一張Mansun專輯呀!Stripper Vicar,An Open Letter To The Lyrical Transpotter,No One Knows Us, The Edge,The Duchess,Take It Easy Chicken,Drastic Sturgeon, Moronica,裡頭收錄的歌全都是經典到無以復加的單曲,前陣子還在eBay上考慮要不要下標一張要價$600的專輯,竟然就這樣出現在我眼前,且是令人難以置信的佛心價。另外,這次買到的《Closed For Business》版本雖然是曲目較少的版本,但也多少可以安撫去年眼睜睜看著一張收錄七首歌的《Closed For Business》(日版單曲)被別人搶得先機的遺憾,非常喜歡Everyone Must Win 這首歌!

晚上很興奮地幫他們拍了照!照片在此

2008年3月1日

2月28之小朋友沒出走

早晨時神態悠閒地整理一天的行李,心裡想著只放假一天,巴士站應該不會人滿為患吧。而當我到達巴士站立即發現一切都是我的天真幻想,看樣子清交兩校許多學生是打算將星期五也自動排休,自主性放起四天的連續假期。馬的!這人龍大概只有中秋連續假期有機會與之相提並論。看著手錶的指針慢慢地滑過11點鐘,心情開始浮躁不安「該不會趕不上電影開演的時刻吧!這樣一整天原本既訂好的行程都要被迫打亂了。」

觀賞完Panaroid Park,沿著中山地下街一路走到台北車站周邊,下午約好要跟朋友去試聽耳機。趁著等待的空檔便在車站四處亂晃,228當天第一次走進台北市的228公園,在裡頭看到一群人正圍著一隻「可愛」的松鼠拿起手機、數位相機猛拍,直覺想起約莫兩個月前在實驗室裡抓松鼠的蠢事


這次試聽耳機的款式比先前每一次都多,哪裡知道這竟然變成一趟追尋耳機真善美的艱苦之旅.....我也沒想到一位走進店裡時嘴上還掛著一句「這裡頭充斥著濃濃的宅味」的女生(以下簡稱小優)會比誰都更快進入宅的境界。一開始還說著「你聽就好啦!我又聽不出來好壞」,結果到頭來卻比我還吹毛求疵。時光飛逝,兩個人耗了兩小時試聽各式各樣的耳機並加以品頭論足,這也導致晚間的行程「正義無敵音樂會+誠品信義店iron x 吳米森講座」變得異常匆忙。

稍微紀錄一下這天聽過的耳機以及不負責任心得(預算約在2K-4K之間):

Ultrasone HFI-450
低頻比我自用的550還要來得少一點,對於當天試聽的音樂都能夠有不錯的詮釋,擁有Ultrasone家一貫的優點也是缺點:沒有濃厚的感情,單純把該有的聲音傳遞出來而已。當然Ultrasone S-Logic的環繞感也肯定存在,端看個人喜不喜愛。

Ultrasone DJ1
小優:這隻的低音未免太混了!聲音散得嚴重~
這支是外貌協會指定機種,就別要求他有什麼平衡的音質了。

Ultrasone icans
馬的!這支究竟要怎麼戴才能服貼!無法戴得舒適的耳機直接淘汰。

Denon D1000
聽人聲為主的音樂類型是這支耳機的強項,聲音緊緊地圍繞在耳朵四周,扎實而不鬆散但細節有點不夠細膩。聽搖滾樂則還勉強過得去,但一換上爵士樂就只能用「糟」來形容了。

Denon D501
價位是所有機種中最低($1700),在該價位應算是不錯的影音娛樂耳機。

AKG K240s
這一天讓我最心儀的一隻耳機,聲音走向完全對味,能夠接收到想要的低音轟炸,聽Muse的Knights of Cydonia時則發現高頻延伸感也有相當水準,加上半開放式的設計讓音場有一定程度的開放性和解析,在這個價位裡頭我認為它是很好的選擇,但外型被小優嫌棄太醜XD,果然男女的審美觀還是有點差距。AKG大耳罩的舒適度在各家廠牌中總是獨占鰲頭,這讓我有了想要把它帶回家的念頭Orz。只是試聽的時間不夠長也不夠專注,無法判斷240s是否與Sennheiser的HD595有相同的問題,也就是聲音過於刺激容易導致耳朵疲勞與不適。
印象中有看過雜誌介紹1976的阿凱也是用這支耳機。

AKG K271s
聲音較為清亮,但CD櫃和電腦硬碟裡沒半張古典樂與純演奏專輯的我恐怕無法與它和睦相處

Sony MDR-7506
聲音不差,聽三種類型的音樂也都還算表現良好,但我實在不喜歡SONY這牌子~
加上他不是耳機或音響大廠導致我偏見很深。

Equation Audio (忘記型號)
外型被嫌醜,直接淘汰XD